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用这句话形容塑料贸易商目前的境遇颇为贴切,塑料贸易商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
近日,浙江某塑料贸易公司销售部的王先生就向记者大吐苦水。“10年前塑料贸易每吨利润可以达到500元,甚至上千元,5年前每吨也可以挣200元,但现在的利润几乎是微乎甚微,亏损的情况也时有出现。”王先生介绍说,尤其是近两年,塑料行业的利润率非常低,且经营环境也不容乐观,贸易商破产跑路的现象频频发生。为了保住高等级代理商待遇,贸易商可谓吃尽了苦头,高买低卖、平价走量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不仅如此,目前市场对贸易商的价格反应速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近两年塑料行业价格波动频率加快,以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走势现在却不复存在,市场经常出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情况。
当前,我国石化行业已进入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市场化改革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以往的高速增长难以再现。依靠垄断资源、通过各种不对称信息形成的价差来盈利的塑料传统贸易格局正在改变。”王先生坦言,煤化工新增产能的不断投产,可能会使塑料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商的优胜劣汰也将进一步加剧。
“传统的贸易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未来塑料贸易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黄炳琦表示,资本化、专业化无疑是贸易商转型的方向。在他看来,贸易商一方面要利用好塑料期货这个工具,在价格严重偏离价值时及时套保锁定利润;另一方面要紧跟市场转型期的产品变化,抓住煤化工产品提供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