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 News details
中国A股市场将跌进行到底的二大因素
2012/09/05
 

9月3日起,中央电视台推出《我们还能相信A股吗》系列讨论节目,邀请笔者和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 研究室尹中立(微博)作开篇讨论。对于A股市场跌跌不休的最紧要的理由,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缺乏独立的定价权,二是改革措施相对滞后。这两个因素叠加作用,导致市场参与者过分解读利空因素,投资者信心严重低落,股指与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

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深证成指跌幅为7.94%,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6%,而中国经济上半年同比增长为7.8%。反观全球其他主要股指,在经济增长相对低迷的情况下,除了阿根廷MERVAL指数微幅下跌外,包括欧美、日韩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股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过了17%,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幅接近6%。即使欧洲经济增长相对强劲的德国,前两季度GDP增速只有1.18%和1.63%,但德国DAX指数涨幅却接近17%。

中国股市如此背离经济基本面,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最大的背景是缺乏独立的市场定价权。虽然我们建立了股票和期货市场,但是评价体系主要还是靠外界力量左右,甚至外界的评价体系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基金公司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投资跟风、持股扎堆,这既可以解释为投资习惯,其实更与缺乏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相关。我们还看到,国内众多机构在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的时候,基本上是人云亦云,"听人家的"、"听外边的",缺少独立性。而要建立独立的定价体系,形成独立的定价权,可能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影响股市运行的第二个大的因素,是改革有欠缺。2006年至2007年,中国股市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虽然后期出现了一定比重的泡沫,但改革催生行情的逻辑得到了彰显。当时集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宏观的人民币汇改、国企改革、国有银行改制,微观的包括股权分置改革等。当时为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财政、税收、金融、社保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组合扶持政策。而最近3年,不仅股改政策的利好效应消化完了,而且,股改后续改革安排的跟进缓慢。如此,在解禁股效应叠加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动能受到较大压制。定价权问题和改革不足问题,再与我们经常提到的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利润下滑因素等叠加在一起,造成了A股市场信心严重下滑,甚至接近崩溃。

返回列表
如果您的喷漆或粘胶工艺出现附着力问题,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帮您解决
版权所有2025东莞市炅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